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印发《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的通知

来源: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1-02-01 14:32:23 字号: 分享至: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

  《 佛 山 市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高 质 量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19-2022 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 年 1 月 16 日




  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2019 年 3 月,佛山市正式取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为全面夯实示范区创建成果,以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突出、东部示范、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把握中央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统筹推进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以文化力量引领城市美好生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宜居宜业宜游活跃氛围,走出一条具佛山特色的城、产、人、文融合发展新路子。到 2022 年,基本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文旅体一体化格局,覆盖城乡和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数字化服务手段应用更加普及,公共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显著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全社会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向上向善、和谐共治的市民精神家园

1.守正价值取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管文化总体要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牢文艺创作、文化演出等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大力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乐善城”“敬业之城”“志愿者之城”“全民阅读之城”建设。推进传播力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佛山故事,引领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文广旅体局、佛山传媒集团)

2.厚植文化底蕴。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乡镇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统筹设立为文明实践所(站、点)。统筹开展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文化立园、精品立园、特色立园,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特色传统文化。支持禅城、南海、顺德深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推动禅城“强中心”、南海“全球创客新都市”和“五个顺德”建设。支持高明擦亮“红色文化”名片,推进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支持三水深挖水文化,以文为魂,打造水韵之城。(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文广旅体局)

3.丰富文化活动内涵。常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崇文佛山·全民阅读”“文化服务三进五送”“青春情暖”和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活动,推动阅读、普法、健身、科普、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为全民性文化活动。重点打造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行通济、龙舟赛和“佛山韵律·和风鸣畅”等品牌活动。支持邻里图书馆和“祠堂+文化”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以 50 公里徒步等带动健身跑、游泳、骑行、登山、球类、广场舞等运动项目蓬勃发展。各区在现有文化品牌基础上做优 2—3 个群众基础好、价值导向强的品牌活动。各镇(街)突出特色、深挖底蕴,打造“一镇(街)一品”。(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科协、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

4.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加强岭南文化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本土文化研究成果、普及读物和融媒体产品。实施岭南文化精品锻造工程,奖励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培育发展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力争在省“五个一工程”评选、少儿艺术花会、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戏剧曲艺花会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树标杆奖新锐”文艺人才工程,打造文艺人才集聚新高地。(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市社科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二)形成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5.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体系。整合各级文化资源,建立文化配送体系。推进“文群共建”“文化中枢”机制建设,成立公共文化促进会,统筹推动五大联盟(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文化馆站联盟、美术馆联盟、阅读联盟、守望乡愁·佛山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发展壮大,实现设施互联、信息互通、人才互用。大力培育文化志愿者和文体社会组织,深入探索“社工+义工”发展模式,实现互补互惠、相互导引。到 2022 年,全市文化志愿者达 23220人。(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

6.实施 “精准滴灌”工程。开展“党建引领,文化直联”,推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到实处。开展“结对子、种文化”,鼓励各级文化单位和高新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结对子,对接需求输送培训、阅读、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等活动资源。到2022 年,全市结对子数量不少于 100 对,完成结对活动不少于

1000 场。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动态评估机制,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做到以评促建、促改。加快“云上”文化工程建设,依托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项目建设和公共文化云、群体通等云平台功能完善,推动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7.开展“文化时空”拓延行动。大力发展夜间文化,支持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宫、儿童活动中心、书店等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支持举办夜间演出和河道夜游,打造“水舞灯光秀”“幻彩耀灯湖”“光影文化展”等惠民品牌。大力发展“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将智能图书馆嵌入城区、社区、景区、街区、园区等人群密集区,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旅游地图嵌入旅游线路、轨道交通等热门路径。大力开发旅游专线,构建“覆盖五区、网点通达”的旅游服务网络。鼓励市民依托公园、广场、祠堂和图书馆、文化馆、文体中心等,自主开展文艺活动,支持条件成熟的建成“市民文化角”,培育形成一批民间文化社团。(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

8.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和“+公共文化”业态,拓展公共文化设施产业功能,带动文教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和展会经济,重点将佛山新城文化中心打造为覆盖文化艺术展演、文物展陈、体育竞技、健身娱乐、饮食休闲、学术研究、图书阅览、信息服务等功能的文化地标性服务平台。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参与大剧院、体育场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通过政府补贴和市场化运作,每年引进不少于 100 场高品质艺术演出和活动赛事。加大对文化领域社会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参与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供给。(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委宣传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市民政局)

(三)建设全国领先的地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9.加强设施布局规划。加强城市公共空间整体规划和建设管理,对重大公共建筑、公共空间和标识系统制定规划指引。重点编制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和文化特色,布局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

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

10.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市博物馆新馆、佛山粤剧院、南海文化中心、德胜体育中心、沧江水上综合运动基地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佛山文化中心、广府美术馆、南海艺术中心等新文化设施。到 2022 年,市级形成“六馆三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体育馆、大剧院、粤剧院、影剧院)格局,各区、镇(街)分别完善“五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展示馆、纪念馆)、体育馆、影剧院〕、“四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展示馆、纪念馆)、体育馆、影剧院〕配套。加快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动民办文化场馆蓬勃发展。重点以“世界功夫之城”为抓手,建成拳种博物馆、展览馆等武术非遗基础设施,推动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开展基础文化设施效能提升行动。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推动各级文化设施从“有”走向“优”,确保市、区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 100%为国家一级馆,镇(街)文化站 100%为省特级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100%全覆盖。到2022 年,全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实现 5G 网络全覆盖。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推动相关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老城改造、村级工业园整治中配建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古村落活化升级,持续完善乡村基础文体设施、旅游厕所、休闲绿道建设,推进农家书屋改造升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点支持高明、三水补齐农村文体设施短板。探索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支持佛山高新区打造制造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地。(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2.实施岭南人文景观营造工程。加强独具风韵的城市家具系统设计,在城乡重点公共建筑和市政交通建筑中植入岭南文化元素,艺术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景城一体化建设,通过复原一批遗址、旧址,创设一批可看可用的景观,集中打造“文翰樵山”“渔耕粤韵”“水乡人家”等生态型“人文盆景”;通过完善文化设施配套和文化氛围营造,为景区、街区、园区、城区、社区等注入文化元素。到 2022 年,仁寿寺、东华里、莲升片区等文旅项目改造完成,石湾公仔街、华盖路等特色文化街完成提升,“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彰显佛山乡村文化振兴成果和岭南水乡特色的重要景观带,佛山高端艺术社区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参与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

13.发挥大湾区极点城市作用。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大力支持南海、顺德、三水融入同城化示范区建设,与广州不断深化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打造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地。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同城化,推动同城阅读、演出、文化交流成为常态,夯实同广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机制建设,推动港澳居民享阅读服务同等待遇,支持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文化场馆加入同城互认行列。(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局)

14.拓展文化交流渠道。立足“港澳设计+佛山制造+湾区市场”,参与构建粤港澳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展销平台。紧密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支持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重点项目实施;支持本土演艺精英创作反映湾区人文精神的精品力作,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和艺术精品巡演;支持本土文学组织参与共建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支持粤剧、武术、美食等通过“佛山节”等活动形式走出去;支持大湾区内各类文化组织(机构)参与佛山公共文化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委台港澳办、团市委、市文联)

15.贡献佛山智慧。推进城市智库建设,助推构建“立足新实践、融入大湾区、走向国际化”的公共文化发展格局。支持建立文化领军人才库,通过实施文化英才计划,健全机制和服务配套,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建设“立足佛山、扎根广东、支撑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中心,推出系列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

展的创新项目。推广禅城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经验,支持大沥等体量较大镇(街)探索基层文化站总分站制模式。(牵头单位:市文广旅体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委党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联、市社科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主要任务落实,以迎接国家文旅部的示范区定期动态评估。强化市级统筹、市区镇村联动的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推动行动计划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二)出台配套政策。市级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政策制度,主要包括促进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创新、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志愿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骨干文艺团体等方面,各区落实配套政策,共同推动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转化。

(三)落实经费保障。市区镇三级财政共同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支持各单位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出系列引领性、具推广意义的创新项目,带动形成创新创造活跃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实施执行。各单位按照工作目标和要求,细化具体任务,做到项目内容具体、责任主体明晰、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进度量化。市级定期组织督导检查,通报进度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1.主要发展指标

            2.重点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