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

佛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06-07-06 08:51:00 字号: 分享至:

 

2005119日在佛山市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罗悦棠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抓好各项规划和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经济稳健快速增长,“十五”计划经济总量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据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65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31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959.15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612.24亿元,增长11.9%),高出全年预期目标4.3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的经济总量目标。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增强。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058.96亿元,增长20.4%一是重工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重工业产值增长30.3%,增幅比轻工业高7.3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2%。汽配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汽车及配件制造企业达到169家。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02亿元,增长36%三是民营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8.18亿元,增长30.4%,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4.1个百分点。四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国家名牌产品15个,全市拥有国家名牌产品总数达到30个,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总产值155.81亿元,增长3.5%。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南海和顺万顷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三水大塘农业现代化园区、迳口农业园、高明现代农业生态园等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蔬菜和花卉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第三产业增势良好。物流、会展、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市场运行态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19亿元,增长14.6%。消费市场进一步启动,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升级,汽车、住房等消费需求较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理性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重点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有效带动了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5.40亿元,增长33.4%一是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受制造业和电力投资拉动,更新改造完成投资44.15亿元,增长13.0%二是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以“一环”城市快速干线工程为重点的路桥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岭南明珠”体育馆、“世纪莲”体育中心等项目的基础工程施工进展顺利,沙口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实现并网发电,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佛山大堤和樵桑联围整治等一批环保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四)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利用外资势头良好。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总值138.3亿美元,增长35.3%。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高速增长,成为带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利用外资大幅增加,招商质量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38.7%。投资佛山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9家,总数达到29家。

(五)财政收入增加,金融形势稳定。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2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6.28%。金融部门贷款余额2032.12亿元,比年初增长1.4%

(六)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5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48元,增长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8.81亿元,比年初增长13.7%。扩大就业政策效应显现,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548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7%。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26.6万人、96.3万人、107.97万人和129.2万人,分别增长5.83%7.53%17.22%7.16%。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业镇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各有6家。“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得到落实,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中小学布局进一步调整。文化名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以繁荣粤剧、陶艺、武术等传统文化为重点的“魅力佛山”系列活动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稳步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保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提高。

2004年,我市各级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要抓了如下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年初,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分解为48项具体工作下达到各区及市有关部门,并抓好跟进落实,有效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市把握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机遇,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水平,对全市744个在建和拟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少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了有效整改,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我市把握世界产业转移和CEPA实施的有利时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成功举办物流合作洽谈会和对日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分别为168.31亿元和6.15亿美元,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全面落实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励现有企业扎根佛山做大做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四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有效增长。我市按照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整合资源,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在全市的均衡布点,大力实施能源、水利等建设工程,有效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五是加强调查指导,重视研究解决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围绕资源整合、“三农”问题、园区建设、“2+5组团式城市规划、重点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科技人才强市等专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较好地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六是深化改革,营造加快发展的体制环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农村工作“50条”及9个配套政策文件、《佛山市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的指导意见》和《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改革措施。农村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实现大突破,农村“三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污水处理、公交线路和体育场馆为重点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共推出63个项目,投资总额49.2亿元;以商业银行、佛山照明、华侨大厦、佛山宾馆产权转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成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顺利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国内外环境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制造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环境看,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利于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我市环境看,各区积极性和创造性已充分调动起来,民营经济的壮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提升了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近两年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大规模投资有相当部分将转化为生产能力,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加快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市出口产品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涉案威胁。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加重了地方财政压力。二是部分生产要素短时期内仍比较紧张。煤、电、油以及运输紧张状况仍在延续,企业生产资金和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偏紧。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优化升级压力较大。四是“三农”问题仍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安全生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2005年我市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

出口总值增长1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3.8%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下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

以实施产业强市为目标,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集聚提升,增强产业对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1、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数码光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抓好佛山塑料集团高性能辐射聚烯烃管材系列产品、南海朗肽制药有限公司的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4个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推广西樵搭建“一个平台、五大支柱”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加强家电、陶瓷、纺织、铝材等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发挥我市区位和产业优势,主动接受广州汽车产业的辐射,积极融入日本等国际汽车制造巨商的产业链条,打造新兴的汽配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汽配产业;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发展精密仪器制造业;以顺德机械制造业为重点,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发展建材机械、塑料机械、木工机械、压力机械,推动机械装备产业更快发展;扩大摩托车生产规模,加快佛斯弟企业集团与浙江中能集团合作项目建设,争取三年内形成年产60万辆摩托车的规模。三是实施大企业集团和名牌带动战略。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内外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打造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四是加强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理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抓好扩园计划的落实;加快推进南海科技工业园、顺德科技工业园、三水中心科技园、高明沧江工业园改造提升,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优势区域。完善和落实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专业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以承载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的骨干企业,不断提高专业镇的产业集群规模。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扭转现有部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抓好土地、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2、加快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物流基地建设。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为指导,抓好重点园区、产业基地、主要道路、港口枢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出口通道和物流基地设施。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我市传统物流业发展,实现物流服务与生产企业对接,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二是进一步整合优化陶瓷、纺织、塑料、铝材、钢铁、家具等专业市场。发挥区域、产业和产品品牌效应,加快商品大流通,促进工业更快发展。三是积极扩大消费。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发展住房、汽车消费,鼓励居民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身消费。四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根据《内地与香港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安排》,加强与香港服务领域合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3、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抓好农业园区建设。认真实施《佛山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意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设施配套完善”的原则,抓好各类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以顺德广东农贸综合保税物流中心为平台,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换,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点带面提升农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要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园艺、畜牧、水产、观光休闲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市农业发展水平。

(二)大力促进内外源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促进内源型和外源型经济更快发展。

1、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建立政府与企业互动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2、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拉动力强的大项目;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引荐上下游项目到园区落户,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继续做好各类招商洽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进落实工作,提高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土地利用率;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旅游、物流、商贸、文化、房地产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努力扩大外贸出口。认真落实扩大出口政策,确保地方财政出口退税政策落实到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扩大出口,提高出口比重;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升我市产品出口竞争力;发挥行业商会作用,加快建立反倾销的应对机制,保障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扩大进口规模。

(三)大力推进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组团城市建设。

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同城生活、同城便利、同城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以组团城市新城区、交通、能源、环保、水利和公共卫生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今年,计划安排全市重点投资项目81项,当年计划投入204.1亿元。其中,已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12项,当年计划投入30.4亿元。全力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抓好建设项目落实。

1、继续抓好续建项目建设。抓好“一环”城市快速干线等主干道路交通项目、“岭南明珠”体育馆、“世纪莲”体育中心、顺德演艺中心、东平大桥、新闻中心、佛山大堤、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佛山天然气管网工程(LNG)、白石坳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

2、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安排、属地实施”的原则,以中心组团新城区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组团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抓好广佛地铁、广明高速公路(西樵至更楼段)、禅西大道、佛山大道(G325线禅城段)畅顺工程、顺德德胜电厂、南海A厂二期、沙口电厂扩建、市“创模”环保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积极配合省做好佛开高速公路扩宽、珠二环以及广珠西线二期、广贺高速、广肇高速二期、珠外环江肇高速高明段建设。

3、全面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加快“2+5组团城市建设。一是要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价格政策、统一监管标准、统一组织招商、分期实施、分级管理”的原则,在组团城市规划指导下,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扩大城市可经营项目领域,力求做到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成功一批。二是拓宽思路,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实施工作。抓好交通、第二批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工业废弃物处理、水利、市政、文化、旅游等59个投资总额139.9亿元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将组团片区基础设施项目捆绑打包推出市场化经营运作的新模式,推动各级组团新城区连片开发和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工作,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项目,加快“2+5组团城市建设,提升我市经营管理城市水平。

(四)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加快发展的体制环境。

1、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要以城乡一元化发展为目标,抓好农村工作“50条”和九个配套文件的贯彻落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第二批配套政策文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撤村建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规划和管理等深层次问题,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文件精神,抓好各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一是按照“投资、建设、使用”三分离的原则,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办法,明确政府投资审批程序,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对政府投资较大的项目推行项目代理建设制,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二是对社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或备案制。研究制定产业投资政策,简化社会投资项目申办程序,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建设和营运的监管机制。对已开放的公用事业投资领域,在推进项目的同时,要研究制定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和社会稳定。

3、深化公有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股权转让的改造。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4、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认真贯彻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抓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

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五)全力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基础。

坚持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切实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陶艺、粤剧、武术、民间艺术、中医药、饮食等文化名牌。积极筹办亚洲艺术节,继续开展“魅力佛山”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规范中小学管理和人事管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积极创建优质学校。继续扩大高中教育规模,抓好22所普通高中全市统招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扶持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二是加强人口和环保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提高全市环境质量。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加强佛山水道和内河涌的整治,抓好生活垃圾、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四是建立社会安全预警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强前期研究工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等12个重点课题的前期研究,为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二是突出规划编制重点。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理清思路,确定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认真做好重点项目的调研筛选和上报工作,争取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和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三是抓好规划编制的阶段性工作安排。200510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6年初“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各位代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握机遇,乘势而为,真抓实干,努力完成本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