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

佛山市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三年计划安排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03-12-02 18:00:00 字号: 分享至:

--2003年5月13日在佛山市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一、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抓住入世和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契机,大力开拓市场,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比预期目标高1.8个百分点。


(一)三大产业稳定增长,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农业保持稳定增长。农业总产值143.48亿元,增长6.8%。农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种植业方面,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4.16万亩,减少36.21万亩;受种植面积调减影响,粮食总产量22.72万吨,下降39.9%;蔬菜109.12万亩,增加11.19万亩;花卉15.48万亩,增加7.11万亩。畜牧业方面,瘦肉型猪普及率达80%以上。水产业方面,优质鱼养殖面积占鱼塘面积36.2%。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703.88亿元,增长15.9%。高技术产品产值605.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2.4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0. 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6.87亿元,增长63.9%;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47.3%。


第三产业发展有所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475.44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继续得到加强,会展、旅游等新兴产业出现亮点。成功举办了佛山"陶博会"和顺德"家博会",有效地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出口、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出口持续增长。出口总值78.88亿美元,增长24.1%。其中,外贸企业出口26.78亿美元,增长12.6%;三资企业出口52.1亿美元,增长31%。在出口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47.5亿美元,增长3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3亿美元,增长57.1%。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290.43亿元,增长21.9%。其中,基建投资39.6亿元,增长29.4%;技改投资28.59亿元,增长26.9%;房地产投资81.6亿元,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10.02亿美元,增长57.2%;合同利用外资8亿美元,增长61.1%。


消费需求在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8亿元,增长12%。汽车、通信器材等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金融形势稳定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7.6%。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34.4亿元,比年初增长13.2%;贷款余额1588.47亿元,比年初增长3.5%。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5872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6288元,增长5%。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大量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535.93亿元,比年初增长15.4%。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一批企业与国内高校建立起6家产学研合作机构,并开展了多项高水平的项目研究。10家企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家企业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8家获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在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巩固与提高、加大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力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继续取得成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佛山教育信息化"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56%。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发放。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6.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6万人。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为3.90‰和8.83‰,均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体育、档案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投入不足,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由于中小企业担保抵押落实难以及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约束,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两难问题突出;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结构性失业问题仍较突出。


二、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03年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宽裕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的重要一年。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看,一是当前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的势头,国际环境对我市经济发展总体上比较有利;二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拉动投资、生产、消费;三是全力打造广东第三大城市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市民的共识,你追我赶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已经形成,加上体制、科技、环境和发展思路创新的有力推动,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必将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总体上讲,美伊战争和非典型肺炎疫情,将对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货紧缩压力仍没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的积极性。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估计,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2003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农业总产值增长5%;
----工业总产值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出口总值增长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平或略有上升;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产业竞争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环保产业等,尽快形成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二是努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支持企业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鼓励企业创名牌。三是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在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框架下,推进工业(科技)园区发展,重点推进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和高明沧江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四是推进联合重组,扶持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资本运营水平,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五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六是高度重视服务业。要以发展信息服务业为先导,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突出发展面向本地优势产业的服务业,大力拓展社会居民生活服务业。重点抓好现代物流、房地产、大型连锁经营、中高级批发市场、社区服务和旅游服务业等,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减低品质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创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扶持、发展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现有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工程安全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高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和鱼塘,提高产出水平。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四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卫生保健水平。不断完善提高农村股份合作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三)加大投资力度,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今年要求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三大产业实际投入3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一是全力抓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加快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新澜石大桥、高明大桥扩建等一批在建工程项目建设,抓紧启动"一环"快速干线、"二环"高速公路和广珠西线二期等工程以及广三、广佛、佛开(佛山段)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一批工业项目上马。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一批体育场馆。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进一步优化佛山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的若干意见》精神,降低投资经营成本,规范各种收费行为。通过环境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大幅度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三是加强对投资项目管理和监督。实行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登记备案制,建立登记备案信息系统。贯彻实施招投标法,规范各类招投标活动。


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一是继续落实近年来举办经贸洽谈会活动成果,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发动各类企业到内地省区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保护和培育消费热点。鼓励扩大信息通信、旅游、住房、汽车、社区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和卫生保健等领域消费。三是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扩大住房、汽车等方面的信贷消费。进一步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服务收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活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改善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消费的心理预期。四是切实做好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疫情对商贸、旅游等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扩大出口,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


努力保持出口持续增长。抓好重点企业出口,带动全市出口。继续建立与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鼓励现有重点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培育一批新生的重点出口企业,扩大生产和出口。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品牌优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和印度等新兴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我市生产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以请进来的方式举办行业产品国际博览会,扩大产品出口渠道。利用广交会的有利条件,举办家电、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家具、花卉等产品专业博览会。吸引世界零售巨商到我市设立采购中心或连锁店,将我市的产品打入国际销售网络。大力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赋予188博金宝,188博金宝网页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壮大我市出口队伍。加强口岸综合管理,提高口岸通过能力。


(五)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一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和管理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民营经济上水平、上档次。二是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凡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允许民营经济经营和进入。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教卫体等行业。三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科技扶持和引导,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认真落实各项促进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政策,鼓励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四是建立和完善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和法律咨询等服务。积极组织培育本地的担保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五是抓住有利机遇,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扩张发展。


(六)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是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建设大城市的要求,抓紧制定好佛山市城市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修编完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市内外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生态环保等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三是抓好城镇功能培育。区域中心要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人才教育等为重点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周边地区经济形成强大的带动和辐射功能。要充分发挥镇一级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发展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四是努力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加大城市公共资源整合力度,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培育城市发展新机制。


(七)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改善创业条件,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依法扩大城镇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保费征收办法,提高基金收缴率,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加快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廉租房制度和法律救援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四难"问题。


(八)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重视经济发展的"内源性"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工作的开展,继续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加快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各类专门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搞好文物保护,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艺术和文化娱乐等文化经济,提高我市文化综合竞争力。抓好第十二届省运会筹备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发展体育产业。加快社会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各地污水处理厂和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设施建设。推进工业污染源的深化治理,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认真做好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努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